“苏超”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德转中国区管理员、南京人朱艺参与了中国足协举办的中国足球职业俱乐部健康发展高级研修班的访问。
朱艺表示:江苏人乐得把“散装”挂在嘴上,并不是否定江苏的发展,而是一种乐观的自嘲。在朱艺看来,正是这样“自嘲”心态,让“苏超”最终成功破圈。
朱艺介绍称,江苏省因地理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各地文化大不相同,语言、饮食、生活方式都有区别。同时其他省份单纯分成南北不同,江苏散装的“更趋”。
“因为江苏南北跨越长江、淮河两大水道,长江以南为苏南,长江以北为苏北,此样的区分从古就有。”朱艺说。
近些年,随着各地经济发展,江苏省内的“散装”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朱艺看来,江苏省内各地都具备自身优势产业,随着进一步显现出核心产业的细分、周边大城市生活圈带来的影响,江苏省内显得更加“松散”,但其实际上各地发展不同,各有特色。
“特别说省内,就连我们南京市,不同区域都有‘散装’的趋势。这种看来去有些‘针锋相对’的情形,通过竞技体系培养和释放反而是最佳的形态。”朱艺说。这也正是“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出现的基础。